我國鋼鐵業正在經歷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之后的又一個冬天,而國家節能減排的要求又對鋼鐵企業形成雙重壓力。
鋼鐵行業二氧化硫排放占我國總排放的10%左右,是僅次于火力發電的第二大排放源。但記者在日前的采訪中卻發現,在經濟危機的沖擊下,國內鋼鐵企業普遍減排動力不足。如果沒有強制性政策出臺,鋼鐵行業全面脫硫將面臨一定難度。
據了解,目前我國大型鋼鐵企業對脫硫裝置投入較大,而廣大中小企業則普遍持“應付了事”的態度,甚至根本沒有配套脫硫設備。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業內人士告訴本報記者,目前我國的鋼鐵脫硫市場“混亂無序”,而很多地方政府出于發展經濟的考慮,也并未對鋼鐵企業的排放嚴格監管。
一個利好消息是,
這條消息同時對鋼鐵行業提出挑戰。目前全國共有約1100臺燒結機,按產業政策
廈門大學中國能源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強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直言:沒有能力配套脫硫設備的中小企業“敬請出局”。
長期以來,我國鋼鐵業一直面臨著產能過剩、兼并重組、結構調整等問題,節能減排可能成為鋼鐵業提高準入門檻、重新洗牌的又一次機會。
糾結的馬鋼
“我們這套脫硫設備可以說只有社會效益,沒有經濟效益。”這是本報記者日前在馬鞍山鋼鐵公司(簡稱馬鋼)采訪燒結脫硫設備時聽到最多的一句話,這其中透著企業履行社會責任時的無奈與不安。
馬鞍山,因為地形類似馬鞍而得名。馬鋼第二煉鐵廠地處馬鞍山腳下。
這一切都有賴于馬鋼從西門子奧鋼聯引進的Meros(最大化降低燒結排放)燒結廢氣凈化系統。
2009年6月,Meros在馬鋼投產,次年7月通過驗收。經過兩年多的運行,目前,二氧化硫排放濃度穩定在200mg/Nm3以下,粉塵排放濃度達到10mg/Nm3,年減排二氧化硫3500噸。據馬鋼有關負責人介紹,這套系統自去年下半年和政府網站聯網監測,脫硫系統和燒結機同步運行率穩定在95%左右,脫硫效率在80%左右,綜合脫硫效率達到76%,符合國家綜合脫硫率須達到70%的要求。
這套系統也是該技術在歐洲以外國家的首個應用案例。
因為是首個案例,Meros的進口范圍大于常規項目,這套系統耗資1.2億元,同時每年還需要3000多萬元的運行費用。即使是馬鋼這樣的大型鋼鐵企業,6臺燒結機中目前也只有一臺試水西門子技術。
馬鞍山鋼鐵股份公司副總經理丁毅直言:“好是好,但這么高的投入很難普及。”
據記者了解,Meros雖然價格不菲,卻還不是我國最貴的鋼鐵脫硫設備采用氨硫酸銨法的武鋼煙氣脫硫工程總投資達1.38億元;太鋼燒結煙氣活性炭脫硫脫硝與制酸一體化項目工程投資超過3億元。即使是那些較為便宜的設備,仍需幾千萬元的初始投資。
節能與減排待遇不一
由于一直沒有采取強制措施,我國很多鋼鐵企業并未下大力度減排,數據顯示,我國配置脫硫設施的燒結機不足15%。即使是配置了脫硫設備,有些也是應付了事上面來人檢查才開設備,平時只是擺擺樣子,設備同步利用率極低。
“雖然要求同政府聯網,真正有效的在線同步數據有多少?很多數據是失真的。我只能說到這一步了。”一位業內人士的直言,給人留下無限想象空間。
據了解,目前國內能實現排放數據真實在線的企業并不多。冶金工業規劃研究院節能環保中心的有關報告顯示,我國企業中設備同步運行率能達到80%的只是少數。
冶金工業規劃研究院院長李新創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指出,鋼鐵行業節能減排壓力非常大,很多企業都沒有達到國家一、二級排放標準。
在中央轉變經濟增長方式的政策下,節能減排成為企業的重要課題。但在實際生產中,節能和減排卻獲得了完全不同的待遇節能措施降低了企業運營成本,有經濟效益,企業積極性很高;而減排措施往往只增加成本,較難推廣。
尤其是現在,中國鋼鐵企業正在經歷又一次寒冬。
我國鋼鐵行業不同于石油石化等壟斷性行業,是個完全市場化的行業,對國際金融危機波動敏感。
經濟危機之前,鋼鐵工業堪稱“印鈔機”,利潤率在7%以上。但到了2011年,特別是今年前7個月,我國77家大中型鋼鐵企業的銷售利潤率僅3.08%,甚至低于銀行利息。
丁毅向記者分析:“全球性經濟蕭條導致國外需求下降,同時內需也不足,只有水庫和保障性住房建設需求旺盛,其他國內工業性用材需求全下來了,加上原材料價格一路攀升,鋼鐵企業的日子不好過。”
一位有多年從業經歷的業內人士告訴記者,由于同質化競爭嚴重,別說一般產品,現在就連高端產品也是微利,“除非有別人生產不了的產品,否則都掙不到什么錢”。
在這樣的背景下,一個不可回避的問題就是:在經濟危機之中,誰來為入冬的中國鋼鐵企業減排埋單?
亟待補貼政策出臺
“企業投入上億,國家一毛不拔,顯然不合適。”一位鋼鐵企業的老總這樣告訴記者。這也代表了行業內絕大多數人的觀點。在近期舉行的多次行業內會議上,與會人士多次呼吁國家有關部門出臺相關補貼政策。目前業界提出了減免排污費等補貼方式。
中國鋼鐵產能占全球的80%,且以排放較大的中低級廠為主,污染物排放量相當可觀。但至今并未形成任何激勵機制鼓勵企業脫硫。
“我們希望多出些能鼓勵企業積極性的政策。”馬鋼第二煉鐵總廠廠長助理吳朝剛告訴本報記者。
李新創也表示,國家應考慮到目前我國鋼鐵行業競爭激勵、效益不好的困境,在減排方面給予適當優惠政策,鼓勵調動企業積極性。
“不能做與不做一個樣,做好與做壞一個樣。我希望是引導性、鼓勵性的政策。”李新創說。
林伯強則指出,火電廠補貼來源于國家對電價的限制機制,但我國鋼鐵市場完全開放,可以通過漲價走出減排困境。
“競爭行業講補貼不靠譜。”林伯強說,鋼鐵企業的競爭力包括環境成本內部化,鋼鐵廠上脫硫設備可以進入企業成本,可以漲價。
但是,由于國家對大型企業和中小企業監管力度不同,沒有配套脫硫設備的中小民營鋼鐵企業反而由于負擔輕、成本低,利潤不錯。一旦脫硫成本進入價格,大型企業將面臨進一步增大的成本差距。
對此,林伯強認為,鋼鐵業減排應主要抓三塊:提高環保標準、強制性減排和嚴格監管。通過這三項要求使得所有企業在同一標準下減排。
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西門子奧鋼聯煉鐵及煉鋼設備部總經理翟玉友將矛頭直指公平競爭的問題。“企業沒在同一個平臺公平競爭。”他一再強調,中國在規范燒結脫硫市場時應考慮兩個因素,一是選擇性能可靠的技術,提高技術門檻;二是嚴格監管體系,嚴格執行環保排放標準。
“鋼鐵企業減排僅僅依靠自律是不夠的。國家有關部門應出臺扶持政策規范市場,給投入多、有社會責任的企業更公平的待遇。”翟玉友說。
西門子冶金技術部銷售經理晁國量告訴本報記者,歐洲鋼鐵業減排監管嚴格、處罰嚴厲,所有企業都會嚴格配套減排設備,因此大家的成本差不多;而國內是“有”和“沒有”的差別,對利潤影響很大。
“大家都在同一起跑線起跑,就不會有問題。”晁國量說。
李新創指出,鋼鐵行業落后產能過多造成環境壓力大。“我國鋼鐵行業中小企業和大企業最突出的差距就表現在污染排放差距太大,達到國家一級、二級排放標準是所有企業的責任,大企業必須做表率,而中小企業更要下力氣解決排放問題。”
無錫市吉河特鋼有限公司www.cdmyr.com電話:15852830970主營:310s不銹鋼板|310s卷板|310s角鋼|310s圓鋼|310s不銹鋼棒|310s不銹鋼卷板|310s不銹鋼無縫管|310s不銹鋼焊條